送法制“红包” 助力复工复产
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狙击战,涡阳县司法局坚持服务大局、坚守职责、协调联动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能优势,制定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五条措施,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普法宣传“全覆盖”。司法局全面推行“互联网+普法”,大力推广新媒体普法,通过涡阳司法、涡阳普法等平台宣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民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疫情防控意识;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等形式,开展涉及延迟复工、工资支付、工伤认定等法律问题的政策宣传,为用人单位和用工企业答疑解惑,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复工、复产以来,司法局发动普法志愿者宣传2000余次,利用普法载体宣传3000余次。
二是法律服务“全时空”。司法局组织律师公益服务团,提出针对性法律指引,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倡导和鼓励热心公益的律师为涉企纠纷提供免费代理;组织公证机关为受疫情影响可能产生的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及时免费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文件,减免办理电子证据保全等公证费用,帮助企业依法维权。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出现的返岗就业、市场秩序、经济纠纷、哄抬物价、造假贩假等涉及法律法规方面问题,及企业本身存在问题,该局力所能及设身处地的为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复工复产以来,全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60余次,接受企业工人咨询1600余人次。
三是矛盾纠纷“线上调”。推出矛盾纠纷“线上调解”服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人民调解员沟通纠纷具体情况、商定调解协议细节,做好政策解读、法律释疑,指导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组织动员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等开展“拉网式”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对涉及疫情纠纷第一时间受理、调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协会和司法所职能,及时受理并调解涉企矛盾纠纷,指导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矛盾纠纷调处。坚持应调尽调、就地化解,全县516名镇村两级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参与,重点排查因交通管制引发的“误工”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防止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经排查,共发现136起纠纷,已调解成功131起,调解中5起。
四是服务团队“解企忧”。利用法律服务网格资源,发挥全县130余名法律、法援工作者作用,开辟企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手续,实行“一小时办结制”,启动经济困难个人声明制度,疫情期间无法开具经济困难证明的,可申请填写经济困难个人声明,确保企业困难职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充分利用“12348安徽法网”、“安徽政务网”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线上平台、网络平台优势,采取网上咨询、申请、审查以及电话热线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准确对接多样化、差异化的企业需求,对确需到现场进行法律咨询的企业提供预约服务,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五是行政复议“快速办”。依据上位政策,结合涡阳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风险等级的实际,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建议,加强对县政府发布的涉企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开通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相关行政复议案件立案“绿色通道”,确保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对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企业或职工合法权益类案件,尤其是行政处罚类、行政许可类等可能直接影响当事人权益类案件加大审查力度,坚决纠错,为企业返工、复工、正常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设立专人负责对政府发布的涉企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做到随到随审,专人专审,特事特办,疫情期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及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6件。(马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