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托管“趣”研学 文化传承润童心
7月10日下午,涡阳县城关街道孙楼社区联合关工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十几名暑期托管班儿童走进县博物馆,开启一场“触摸历史·对话文明”的文化研学之旅。
“小眼睛”看“大历史”
下午3时,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县博物馆。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一行人首先来到“涡河风采 岁月遗珍”展厅。一件件斑驳的石器、陶罐静静诉说着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场景,“这是我们县境内出土的最早农耕工具——石磨盘,古人就是用它来研磨谷物,开启定居农耕生活的……”孩子们凑近玻璃展柜,有的踮着脚仔细观察,有的小声讨论“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聪明!”
“互动课堂”传文脉
站在“因捻立县 英杰护国”展厅里,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惊叹。玻璃柜里的长矛、大刀锈迹斑斑,却像在诉说着当年的呐喊;墙上的地图标记着捻军战斗过的地方,小手指忍不住跟着路线划动。
当听说那些英雄为了保护家乡,拿着简陋的武器勇敢抗争时,几个男孩挺直了小胸脯,仿佛自己也成了守护家园的小英雄。
“暑托+”模式暖人心
“孩子暑假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一位家长说,孩子在参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主动思考和团队合作,这样的暑期托管值得打满分。
从“课堂”到“展馆”,从“书本”到“文物”,孙楼社区以文化研学为纽带,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家乡、热爱传统的大门。正如县博物馆负责人程馆长所说:“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种子,社区搭台、场馆助力,让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才能真正种进孩子们心里。”
“我们希望通过‘看—听—问—思’的闭环学习,让孩子从‘旁观者’变成‘探索者’。”孙楼社区党委书记宋芳介绍,此次研学特别结合暑期托管班的“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将博物馆资源与社区教育有机融合,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活教材”。
下一步,城关街道孙楼社区将继续挖掘辖区资源,创新服务形式,让暑期托管更有温度、更有内涵,助力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传承中绽放。(王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