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运用“上善若水”调解工作法 推动调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01 来源:安徽日报
【字体大小:

涡阳县城关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探索“上善若水”调解法,将《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相融合,引导群众向善而行、厚德开放、善待包容,谱写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枫”景。

精准施策,提升调解质效。以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包容接纳、和合共生为调解理念,提炼出“行无为、释善意、晰法理、明得失、传大道”五步经调解法。行无为,通过倾听、理解双方的诉求,帮助当事人缓解情绪,疏解怨气;释善意,引导当事人看到彼此的善意,增强理解与认同;晰法理,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帮助当事人理解法律权益,从而冷静处理争议;明得失,让双方清晰了解争议的得失,促成和解;传大道,通过调解,传递和谐、包容的乡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多元联动,聚力有效衔接。依托辖区内司法干警、人民调解员等专业人员,成立了“上善若水”调解工作法宣传推介队。通过选聘在社区中威望高、沟通能力强的人员,组建了“上善若水”调解志愿服务团队,整合了现有的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个人调解室等多种调解平台,形成了一支“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特色调解队伍,建立了标准化的调解流程与规范,确保调解工作的高效性与专业性。

聚焦重点,打造调解阵地。积极打造“上善若水”调解阵地文化,按照统一安排设立形象标识,严格遵照调解室标准和工作规范,发放“上善若水”调解法工作指导手册。将“上善若水”调解工作法向行政复议、律师调解、法律援助、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领域延伸,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调解阵地,实现调解人员、调解地点、调解方式“菜单化”,有效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共同推进社区矛盾纠纷的化解。

据了解,城关街道将持续推广“上善若水”调解法的调解应用,更好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让其融入调解工作中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涡阳、和谐城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裴严凤 孙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