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学礼】“争做文明有礼的亳州人”系列宣传之一:不随地吐痰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亳州市文明办、亳州文明网推出“全民学礼·争做文明有礼的亳州人”专题宣传栏目,旨在传播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文明是我们的信念,你文明的样子,就是城市文明的样子。
@亳州市民,快行动起来吧
让文明“多”一点
让幸福“多”一些
日常生活中
会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这看似是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动作
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为什么要禁止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
想要吐痰时又该怎么办?
4张动图了解一下
公共场所禁止随地吐痰
为什么禁止随地吐痰?
何为痰?人体呼吸道内分泌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病人吐出的痰,相当于细菌的“培养基”,一口痰中会“驻扎”成千上万的病菌。痰中致病微生物会蒸发到空气中,经风一吹,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就会在空气中扬起传播。
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
随地吐痰会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危害非常大,特别是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随地吐痰可能会将病原体传染给更多的人。感染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百日咳以及白喉等病原体,均可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危害性极大。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其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带有结核杆菌,从而传染给健康人。结核患者吐出的痰,痰液中的结核杆菌可附着在尘埃上,痰液干燥后随风飞扬,被易感者吸入后也可导致感染。
想吐痰怎么办?
随身携带纸巾,当你想要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也会将病菌传染给别人。
咳嗽、吐痰和打喷嚏时接触过口鼻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
咳嗽、吐痰或打喷嚏后要及时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随地吐痰是一种陋习
一定要遏制
坚决向随地吐痰的
不文明行为说“不”!
公益广告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