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携手齐心干 乡村焕新展风采
清晨,晨光笼罩着涡阳县星园街道刘油坊村新修的健身小广场。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路过的村民与正在锻炼的乡亲们热情地打招呼。广场旁,一座刻着“刘油坊”三字的牌坊格外醒目,这是村民用老宅拆下的青砖重新垒砌而成的。
这份齐心共建的热情,早在今年春天就已被点燃。在村里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干部孙秀芹率先起身说:“我捐666元!”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会议室瞬间热闹起来。“我家出2000元!”“我捐500元……”村民们纷纷举手响应。不仅线下热情高涨,线上大家也积极参与。远在外地的村民张文明得知消息后,立刻通过微信转账2200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接二连三地通过线上转账捐款,留守在家的老人们甚至揣着压箱底的养老钱赶来,就连村小学的孩子们,也抱着装满零钱的存钱罐跑过来捐款。短短一个小时,会议还未结束,捐款总额就突破了一万元。这场自发的捐款活动,让“共建家乡”从口号变成了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正是这份齐心,让刘油坊村的面貌一天天焕新。沿着新铺的水泥路漫步村中,青砖灰瓦的民居外墙上,不仅绘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孝敬老人、邻里互助”的村规民约,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哪吒等主题绘画。色彩鲜亮的图案让原本单调的墙面变成了“文化墙”,曾经光秃秃的池塘两岸,如今也已栽满垂柳,成了村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村民张玉钦指着自家土地建成的小广场笑着说:“当初村里说要众筹美化环境,我就把自家的自留地捐出来做广场了,就想着让大家闲暇之余有个锻炼身体的地方。”
“乡村振兴不是等靠要,当每个人把家乡装进心里,黄土地里就能长出金疙瘩。”站在光荣榜前,村支书刘坤伦望着榜上的名字,语气里满是感慨。孩子们放学路过这里,总会停下脚步围在榜前,齐声唱起自编的童谣:“张家的砖,李家的梁,陈家的瓦片砌成墙;你出钱、我出物,你出智、我出力,共建美好新家乡……” 清脆的歌声在风中飘扬,成了村庄最动人的 “振兴序曲”。
当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同频共振,当传统乡愁与现代理念交融共生,新时代的乡村便能奏响最动人的振兴乐章。如今的刘油坊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闲置地变成了健身广场,破旧墙变成了文化墙。而那座由乡亲们共同托起的“同心桥”,不仅跨过了村东头的沟塘,更连通了沟塘两边村民的心,默默见证着这个村庄在新时代里的破茧成蝶。(郏晓艳 赵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