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曹市镇高长营村:从“脏乱差”蝶变“洁净美”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小:

近日,涡阳县曹市镇高长营村河东徐自然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惊人蜕变,这一变化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曾经“脏乱差”的村庄,如今已然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洁净美”乡村的典范。

在村文化墙前,村干部侯方指着一组对比图,向笔者娓娓道来该村的变化。“左侧是整治前,村口洼地污水横流,巷道里杂物堆积如山,杂草长得没过了膝盖。”侯方指向图片,画面中的景象与眼前干净整洁的村庄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村里的道路、巷道已全部硬化,路两旁有各色花花草草点缀其间,村民的私家车也都整齐地停放着。中间的图片记录着整治过程中的忙碌场景:挖掘机不停地忙着清运垃圾,村民们手持铁锹积极参与清淤工作,就连邻村的志愿者也赶来支援。而现在,曾经的施工点已竖起了青砖花墙,垂柳依偎着新修的蓄水池,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右侧就是现在的样子。”侯方语气轻快地介绍道,“巷道干净平整,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分类垃圾桶,昔日的闲置塘变成了现在美丽的荷花池。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相映成趣,荷塘成了清洁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走进河东徐自然村,映入眼帘的是水泥主干道洁净如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错落有致,新建的排水沟通到了家门口,处处都透着井然有序。“村里建设了下水道,遇上雨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再也不会积水成河了。”包村干部介绍说,河东徐自然村整村全部建设了下水管道,这在其他村是比较少见的。

村民家门前的“小三园”景致各异却同样精致:小菜园里,竹篱笆圈起的地块上,豆角藤蔓肆意攀缘、生菜鲜嫩欲滴,红透的番茄在绿叶间格外惹眼;小果园中,石榴像红灯笼一样挂满枝头,枣子压得枝条微微低垂,阵阵果香随风飘散;小花园里,桂花、玫瑰、百日草沿墙根铺展,蝴蝶在花丛中翩跹起舞。

路旁的花草繁茂,果树上硕果累累,紫薇的艳丽、垂柳的柔美、石榴的火红、枣子的青涩,织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李女士观赏着院门前的小花园说:“现在出门满眼是景,着实让人赏心悦目。”如今她家被村里评为“清洁户”,这份由整洁与生机交织成的惬意,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倍感舒心。

“看粉荷在碧水间轻轻摇曳,尝一口刚摘的瓜果满是清甜,满身是说不出的恬静自在——在这样的村里过日子,真是打心底里的享受啊!”一位村民笑着感慨道。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高长营村按照县开展“美丽乡村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狠抓宣传工作,发动和组织广大干群,实行干部包村、党员带头,明确责任分工,积极打造清洁村,改变村容村貌。2024年,河东徐自然村开启了清洁村的打造工作。

高长营村党委书记高伟介绍,在河东徐自然村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把清洁村打造的事项和建设清洁村的意义向群众说明,涉及房前屋后的清理、垃圾的乱堆乱放、沟塘的清淤等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村里实行门前三包,鼓励人人参与、个个行动,严格落实清洁村管护责任制,使得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每家每户都配备了一个垃圾桶,由村保洁员专职清运。”分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人侯方介绍,村民出资40%,政府补贴50%,确保了全村巷道建设的顺利进行。污水管道由村民全面出资购买,村级出机械费用。乡村振兴专干带领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村党委书记和乡村振兴专干还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和挖机师傅进行房前屋后“找平”,扩大道路面积。为方便农户日常生活排水,村里利用挖机在每一条巷都挖了下水管道,每一户门前都建了沉淀池,村里出挖机费用,由农户自行购买管道,利用农户的废弃旧砖垒造沉淀池。这样一来,再下大雨也不用担心会有道路积水现象,群众非常满意。

此外,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高长营村响应巷道建设政策,对河东徐自然村每条巷道都做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让每条巷道都亮了起来。

截至目前,河东徐自然村全面硬化巷道约5600平方米,建造小花园106个,美化墙面5处,改造荷塘面积6亩,安装路灯50盏左右,评选“清洁户”10户。

下一步,高长营村将继续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倡导居民做文明人、建文明村,不断提升清洁村的颜值。(周鹏岳 蒋庆章 叶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