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德:孝老爱亲传佳话 忠孝家风润乡邻
今年57岁的罗贤德,是涡阳县马店集镇大胡王尧居委会耿庄村村民。因妻子弟弟去世、弟媳改嫁,2001年,罗贤德夫妇便将年迈的二老以及年幼的侄子接入家中照顾。加上自己的双亲以及两个孩子,罗贤德需要赡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三个孩子。二十多年来,罗贤德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他做过很多小买卖,卖过红薯粉、摆摊卖过小吃、做过衣服。日子再怎么艰难,罗贤德从未亏待过老人与孩子,这位朴实的农民谱写了孝老爱亲的动人篇章。2023年罗贤德被评为孝老爱亲类“亳州好人”。
廿载躬亲 赡养老人显担当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罗贤德妻子的哥哥意外离世、嫂子改嫁,留下年幼的孩子。面对年迈的岳父母和即将迈入校园的侄子,2001年,罗贤德主动提出将3人接到家中照料。加上自己的双亲和两个孩子,当时,这个家庭需要赡养4位老人、抚养3个孩子。生活的重担骤然压在肩上,但罗贤德毫无怨言。
早在罗贤德刚结婚时,岳父便身患肺病需长期服药,罗贤德便定期给住在四川老家的岳父邮寄药品,从不间断。2011年,岳父病重住院,他白天忙于生计,夜里则和妻子一起守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为了缓解老人的病痛,劳碌一天的罗贤德常常给老人揉腿、按肩。岳父去世后,他对岳母的照料愈发精细。近年来,妻子因照顾孙子、外孙前往外地后,他独自承担起照顾岳母起居的责任。每天陪老人聊天,三餐准时备好热饭,定期打扫房间卫生 带老人看病、拿药,从不耽搁。80高龄的岳母常对乡邻感慨:“要不是俺女婿,我早就入土了。这都是我的福气!”
对于自己年过八旬的双亲,罗贤德同样尽心尽责。因弟弟一家常年在外务工,作为长子的他主动承担起赡养责任。双亲的住处距他家几百米远,无论多忙,他每天都按时送饭、做饭。清闲时,他会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安享晚年。
含辛茹苦 培育子女成栋梁
侄子刚到罗家时,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流。罗贤德便在忙碌之余,与孩子谈心、玩耍,让他感受到家庭温暖。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罗贤德毫不犹豫地将侄子送往县城读书。当时家中经济十分紧张,但他坚持认为“读书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如今,侄子已成长为某部队连级干部,因表现优异荣立二等功,还被推荐进入军校学习。谈及此事,罗贤德高兴地说:“看到侄子如此出息,比自己孩子成才还高兴。”
两个孩子在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影响下,勤奋好学,双双考入大学,如今均已成家立业,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工作。
美德传承 蔚然成风润乡邻
2019年9月,经村民选举,罗贤德当选村干部。村民评价他“孝顺、热心肠、实在人,这样的人当村干部让人放心”。
多年来,村里极少发生婆媳吵闹等家庭纠纷,邻里间谁家怄气吵架了,罗贤德总是第一时间协调处理。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他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以坚韧与爱心,书写出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而这种美德如同种子,在家庭与乡邻间生根发芽,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