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未成年人

安全护航+普法“干货” 让这个夏天更安心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本站
【字体大小:

7月16日8:30,一场“沉浸式安全普法课”在涡阳县城关街道新安社区行知学堂正式开讲。驻村辅警、社区工作人员与合肥师范学院的老师们齐上阵,用生动案例、趣味互动和实用技巧,为社区的孩子们送上了满满“安全感”。

防溺水“必修课”:从视频到实操,筑牢生命防线

“夏天去水边玩,哪些行为千万不能做?”一开场,社区工作人员就抛出了一个直击夏季安全的问题。防溺水宣传视频里的真实案例,让在场的孩子们屏息凝神。溺水的瞬间危险、错误救援的惨痛后果,一幕幕画面敲响了警钟。

“看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将长竹竿、绳子或者空矿泉水瓶捆成的‘救生筏’递过去,这才是既保护自己又能帮到别人的办法。”来自辖区的辅警赵晓明拿起救生圈道具,现场演示起“智慧救援”。

从“溺水自救三步骤”到“野外水域避险清单”,老师们把知识点编成口诀,孩子们跟着念、动手练,原本严肃的安全课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普法“加餐”超有料:用“身边事”讲透“法中理”

“如果看到同学偷偷去野塘游泳,我该不该告诉老师?这算不算‘打小报告’?”普法环节,一个孩子的提问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合肥师范学院法学专业的韩老师笑着给出答案:“这不仅不是‘打小报告’,还是在保护同学!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就明确说了,发现未成年人处于危险中,任何人都有责任提醒和救助,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哦。”

作为本次课堂的“重头戏”,普法环节被精心设计成“案例剧场”。辅警结合近期辖区内外的真实事件,讲解了《民法典》中“紧急救助免责”条款——“比如看到有人溺水,你正确施救时不小心造成轻微擦伤,法律会保护你,不用担责”。社区工作人员则用“家庭小故事”解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如果发现身边有同学沉迷危险游戏、模仿不良行为,及时告诉家长和社区,也是在帮他远离违法行为”。从“日常小事”到“法律边界”,老师们把生硬的法条变成了“听得懂的话”。

新安社区党委书记曹森表示,本次活动是“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后续还会联合合肥师范学院、辖区辅警推出“安全小剧场”“普法漫画展”等系列活动,让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融入日常。(刘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