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的新农魂:平凡女孩的英雄担当
浓烟滚滚,火焰肆虐,金黄的麦田在火舌的吞噬下岌岌可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台收割机如勇士般开足马力,冲向火场。而驾驶它的,是来自我县的95后女孩姜晓娜。她的英勇事迹被弟弟姜浩拍摄下来,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亿次围观和如潮赞誉,生动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深刻论断。
6月9日,山东省德州市一处麦田突发火情。正在附近收割小麦的姜晓娜,毫不犹豫地驾驶收割机冲向火场。视频中,姜晓娜一边紧张作业,一边喊着“好吓人“,但操作却未曾停歇。
在姜晓娜冲进火场之后,她的农机合作社车队成员也迅速赶来增援。最终,他们成功从火舌下抢回约2万斤小麦,极大减少了农户损失。危险解除后,姜晓娜停了下来,这才感到一阵后怕,驾驶的收割机价值近30万元,人也在车内,一旦被引燃,后果不堪设想,但看着一粒粒归仓的小麦,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姜晓娜说:“其实在上面开的时候还好,但是下来之后腿都软了,想想还是挺害怕的,因为当时情况这么紧急其实也比较紧张,车开的也快,如果一不小心把车噎的熄火,打不着火,那真的是完了。当时没想那么多,真没想这么多,现在想想挺吓人的。”
尽管内心充满恐惧,但为了保护农民辛苦耕种的粮食免遭更大损失,她毅然挺身而出,在火场前沿开辟出一条生命防线般的隔离带。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这段视频被姜浩记录了下来,并在6月18日发布在了姜晓娜的个人抖音账号,后《央视新闻》《央广网》《中国三农报道》等国家级主流新媒体平台纷纷关注推送,姜晓娜的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截止发稿,全网点击阅读量破亿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姜晓娜的故事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关注和思考。网友们纷纷为她的勇敢和善良点赞,并亲切地称姜晓娜为“女机械师”“女侠”“新时代农人”等。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农机手多以男性为主,像姜晓娜这样的95后年轻女性农机手却是少见。姜晓娜介绍,她1999年出生,今年26岁,起初的职业是一名美甲师。2022年,因为奶奶身体不好,她回家陪伴,正好赶上麦收,面对家中小麦亟待收割而父亲和弟弟无法返乡的困境,已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她决定尝试驾驶收割机。仅用一周时间学会操作后,她便独自开始了田间作业。
2023年夏收季,姜晓娜和姜浩首次跨省作业,首站湖北襄阳。由于不熟悉当地小麦成熟情况,仅收割了6亩。随后,他们加入收割机车队,辗转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
今年是姜晓娜跨区作业的第三年,去年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我的规划是组建属于自己的车队,成立一个合作社。”今年,她的规划实现了,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车队,共有6台车。麦子由南到北陆续成熟收割,作为队长的她,带着团队逐步北上抢收。而比姐姐小四岁的姜浩,则是姐姐的得力助手。
三年的农机生涯,彻底改变了姐弟俩的生活轨迹。他们追随着小麦成熟的脚步,也饱览了神州风光。姜晓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收割小麦本身更有意义的,是在农忙时节帮乡亲们抢收完毕,收获的那份沉甸甸的尊重。”
在姜晓娜的社交平台账号“娜娜开农机”置顶视频中,记录着姜晓娜为五保户免费收麦的视频,这条充满温情的短视频,浏览量已超过2300万。评论区里,有网友为姜晓娜创作了一幅漫画,并配文:“金灿灿的农机女孩”。
从美甲师到“农机队长”,从火场抢粮到公益助农,姜晓娜的轨迹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光谱。她驾驶农机划出的隔离带,既是物理的防火线,更是精神的分界线——一边是个人安危与财产得失,一边是粮食安全与乡亲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问题要从政治上看”,这位95后女孩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国家粮食安全的防线,正筑牢在无数平凡人“顾大局”的自觉担当中。
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姜晓娜们驾驭的不仅是收割机,更是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她们以青春热血浇灌土地,用勇气担当守护粮仓,让“粒粒皆辛苦”的珍惜成为行动自觉,让“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焕发现代光芒。这种在平凡岗位上迸发的英雄力量,正是民族复兴征程中最动人的风景。(鲁超 陈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