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资金千万元 助推肉牛产业发展
“我已经收到政府的养牛补贴资金,一笔是建养牛场的,一笔是购牛补贴的,共计39万元。”1月9日,涡阳县涡南镇邵大村肉牛养殖大户王发强,对前来走访调研的镇干部激动地说。
涡南镇的肉牛养殖从初期的单打独斗和“粗放式”养殖,历经洗牌和整合,逐渐变化为合作式养殖和大户养殖,养殖逐步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在秸秆利用、粪污资源化方面已经有了先进经验,被誉为涡阳县“黄牛小镇”。2023年,涡南镇亳州犇牛牧业荣获“亳州市2023年度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养殖十强企业”。
“目前全镇涌现出肉牛养殖24家,其中有17个规模养殖场,年存栏量8956头,年出栏量8056头。全镇肉牛养殖获县政府补贴资金180多万元,资金已全部打到养殖户银行账户上。”涡南镇农总站负责人马伟亮介绍。
该镇邵大村王发强已有10多年养殖肉牛的经验了,从原来养牛场里只有100多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头。通过多年的科技养殖,王发强早已成为本地养牛致富带头人。“一年出栏销售3茬1000多头肉牛,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一头牛纯利润1000多块钱,效益可观。”王发强说,现在政府每年都出台养殖奖补措施,补贴资金也越来越多,他们养殖肉牛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目前涡南镇已与高品质肉牛龙头企业国海创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引进高品质安格斯肉牛,依托肉牛领军企业的示范引领,推动全镇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从去年以来,涡阳县先后出台《涡阳县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涡阳县关于做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肉牛产业振兴若干政策扶持实施方案》等畜牧业扶持政策,支持推动全县肉牛(羊)产业发展。
2024年以来,涡阳县投入省市县级肉牛产业振兴资金1096万元,对全县131家肉牛养殖主体申报奖补项目,累计奖补资金661.633万元,其中,养殖主体秸秆黄贮、秸秆收储107家,补贴资金347.9232万元;养殖主体新建秸秆大棚、新建青贮窖池21家,补贴资金291.5098万元;省外引种基础母牛见犊补母3家,补贴资金22.2万元。对全县27家肉牛养殖主体申报奖补项目,累计奖补资金231.685万元。其中养殖主体购牛补贴15家,补贴资金25.83万元;养殖主体新建牛舍12家,补贴资金205.855万元。实现了养殖主体从购买、饲养到出栏的全方位资金扶持。
2024年全县规模养殖场82户、养牛大户106户、散养户85户,全县计划肉牛饲养量4.68万头,其中存栏2.67万头、出栏2.01万头。(蒋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