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执法为民检察官 铁肩柔情映检徽
人物简介:张卫红,女,1971年12月出生,1992年学校毕业后进入涡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至今,今年6月份任涡阳县检察院侦监科科长。
事迹简介:张卫红同志扎根于信访岗位,成长于公诉舞台,奋战于反贪战场。从事工作以来,凡是碰到疑难复杂的案件,她总是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她说只有敢啃硬骨头,才能尝出滋味香。进院25年,敢拼敢冲的性格让同行赞不绝口。
正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
办案难,办案苦,这是张卫红参加工作以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然而她却以苦为乐,凡是碰到疑难复杂的案件,她总是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她说只有敢啃硬骨头,才能尝出滋味香。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4年3月份,院反贪局经过缜密初查,准备对县农委系统涉农领域专项资金进行查处。并成立了“303”专案组。领导把案件预审工作交给了张卫红。短短的百天时间内,经她的手把关的各类证据有1000多份共万余张,所列举核查的内容均被采纳,农委系列案件共立案侦查19件24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追缴赃款近200万元。其中,涉案科级干部2人,市、县、镇人大代表各1名。2014年9月3日,《检察日报》特别报道了县农委系统有关贿赂犯罪系列案件情况。农委系统系列案件在涡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安徽省检察院反贪局评为“反贪精品案件”。
2015年7月份以来,张卫红同志积极参与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根据群众的一封举报信深挖细查,从一名村支书贪污案中牵挖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贪贿系列案件,后稳扎稳打,通过灵活运用强制措施突破口供,通过犯罪嫌疑人家属联系村民返乡作证,极大的提高了办案效率。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张卫红和她的战友们共核查了960余人次,制作笔录1000余份4000余张,成功的切除了隐藏在危房改造领域的一个大“毒瘤”。到目前为止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系列案件共立案查处16件16人,涉案资金达200万元,亳州市检察院以此系列案件为典型拍摄了专题片,并在全市基层干部范围内进行了宣传教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公生明 廉生威
在别人看来,检察官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可张卫红每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她知道越是有权力的地方,越是腐败产生的源泉,为此,她率先做到廉洁自律,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准则:不论是谁,送礼一律不收,说情一律无效。2015年年底,在领办亳州市药监局调研员李建涉嫌受贿一案时,张卫红始终坚守廉洁底线,面对蜂拥而来的说情者,她更是毫不客气地下达逐客令,对此,别人说她无情,可她却心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严格执行说情上报制度,在获取行贿人的证言及证据过程中,她与专案组成员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利用勇敢与智慧,使得案件顺利侦结,较好地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舍小家顾大家
“执法为民,人民的满意就是最大的奉献与追求,只要人民满意,我就一直做下去”参加工作以来,张卫红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毅然决然舍小家,为大家。
都说反贪工作是男人的天下,但张卫红干起工作来,经常到了“忘我”的境地,办案加班、出差一走就是多天,而丈夫似乎也对妻子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执法办案劲头习以为常,平日里默默地承担起了家务,懂事的儿子也知道妈妈在查办犯罪案件,他要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来消除妈妈的担心。面对家庭,张卫红更多的是愧疚。
为了打击犯罪,在父亲病重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张卫红含泪走上了反贪的战场,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她悲痛欲绝,默默将悲痛化作前进的力量,她知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果父亲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因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仅是她的人生追求,也是父亲一生的心愿。为了打击犯罪,在儿子高考最需要母亲陪伴之时,她拿起行李直奔反贪第一线,封闭办案60天,她的心里始终悬着一根弦,然而,她知道选择了检察事业,就是选择了牺牲,就是选择了奉献,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反贪的道路上,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
作为检察院侦监科科长,她始终以“侦破案件,打压腐败”为己任,孜孜以求、勇于探索,愿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灌注。正是由于张卫红的不懈努力与追求,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她也因此先后获得市级优秀公诉人、岗位办案能手、“三八”红旗手、十佳女检察官等多项荣誉称号,然而面对一个个光环,张卫红更多的是惶恐与不安,她深深知道,前方有风有雨有大浪,但她坚信,只要坚守正义,心怀梦想,铿锵玫瑰一定能够永远在风雨中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