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涡阳:“四个精准”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

发布时间:2018-05-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小:

  自河长制工作部署实施以来,涡阳县在省、市河长办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六大”工作任务,周密组织,统筹谋划,紧贴实际,做好规范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以“四个精准”,有序推进河长制工作。

  一、精准引导,奏响宣传“三部曲”

  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宣传引导非常重要,宣传到位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让全县上下认识到实施“河长制”、保护水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涡阳县采取三大宣传举措,提高宣传实效。一是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河长”专栏,播放中国水利报社新闻网络中心制作的动漫宣传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政策,普及河长制知识;二是播放县河长办《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三是在各河段重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布河段管护范围、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精准定位,构建组织架构“三层网”

  河长制工作是一项新的制度创新,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涡阳县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搭建组织构架,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建立覆盖298条河道的县、镇、村三级河长领导体系;二是建立河道巡查员、河道保洁员、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基层网格化办事体系;三是聘请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建立社会监督组织体系,形成三股力量合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精准施策,落实工作“三步走”

  涡阳县的沟塘众多,多年形成的顽疾,不可能靠一日之功全部解决。涡阳县精心谋划,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实施三步走工作计划。

  摸家底,打基础。对全县河道进行摸排,建立298条河道名录,在此基础上,抓好顶层设计,紧扣目标、路径、措施、机制四个环节抓好“一河一策”编制工作,进一步梳理河道存在的“八乱”问题,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建立问题台账,逐步整改销号。

  禁增量、消存量。以河长制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河道管理范围“十不准”禁令,并在广播、电视台公布,让社会各界,认识河长制工作的紧迫性、严肃性,要求大家令行禁止,维护河道安全。同时,县、乡两级加大河道日常巡查力度,设立河道专职“巡查员”,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保持常态工作。对历史遗留问题,涡阳县已制定河道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工作方案,将开展八个专项行动,逐步规范河道管理秩序,持续改善河道水环境。 

  抓重点,破难点。一是把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道要作为重点。县级河长率先垂范,主动开展调研和座谈工作,建立起河长定期调度制度,制定好各自的工作计划,象抓分管工作一样,同研究、同部署、同督察,同时调动分管范围的资源,共同抓好河长制工作。二是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点。河道存在问题不外乎两部分:岸上侵占、破坏河道问题;水里水质污染问题。该县把水污染治理作为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任务,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认真开展排查河整治工作,确保年底前入河排污口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把遏制违法建设作为重点。县河长办整合执法力量,成立两个巡查大队,不间断开展河道巡查,发现违法建设问题及时制止,并以县河长办的名义向镇级河长下发交办单,督促整改落实,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发生。

  四、精准发力,实施“四轮驱动”

  实施“河长制”、保护水安全,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和事业,对各级干部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涡阳县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水质保护,注重协调配合,抓好推进实施,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高位推动。“河长制”的责任主体是“河长”,实质就是党政首长负责制。该县设立了总河长,成立河长制领导小组,负责统揽全县的河长制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带头抓好河长制工作。各乡镇也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细化、实化河长工作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县“河长制”办公室设立五个工作组,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全面掌握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指导调度,保证日常工作高效运转。目前,全县325条河道已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确保河长制的顺利推进。

  项目带动。河长制工作不仅要依法进行整治,而且需要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需要投入资金比较大。因此该县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县发改委在项目立项方面兼顾河长制工作的需要,做好审批工作。县水务、环保、农委、建委、林业、国土、交通等部门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就统筹兼顾河长制工作,围绕河长制工作整合项目资金,把河道打造成项目资金流入“洼地”,最终形成成生态的“高地”,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管护目标。

  上下联动。坚持各级联动,河长就是“一根针”,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县级河长率先示范、强化实地督战,镇级河长全面履职、强化一线实战,村级河长认真负责,确保各级河长及其责任落实全覆盖、无遗漏,使“河长制”真正发挥作用、切实解决问题;水务、住建委、城管等部门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配合好河道整治管理工作。

  督察驱动。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田。该县制定出台了考核问责制度及年度考核办法,把对县直部门的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单位、到责任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攻坚。把实施“河长制”纳入到乡镇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督促各级河长守河有责、护水尽责,从而推进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杨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