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先进典型

栗梅:志愿服务在爱心映衬下闪光

发布时间:2018-04-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小:

  人物简介:栗梅,女,生于1971年9月,2007年8月,她走进城关街道,成为社区工作者。

  事迹简介:栗梅,城关街道王土楼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更是一名无私奉献的社区志愿者,在她的骨髓深处,早已把志愿服务工作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时代使命、一种生活习惯。栗梅先后组织开展了“清洁社区、爱护家园”、“便民利民”服务、“科普知识进万家”、“文化惠民社区行”、“帮困服务”“暖冬计划”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正文:

  躲在“孝星”背后的贤妻

  栗梅的丈夫孙修亚是安徽省第六届“十大孝星”提名奖获得者,也是2015年5月份“亳州好人”,更是一位致力于中国孝文化传播的急先锋。孙修亚的父亲在孙修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意外生产事故而不幸身亡,2008年夏天,80多岁的老娘突然双目失明,孙修亚一下子领会了“风烛残年”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他把已经卧床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亲自端茶喂饭、擦洗按摩,还找了好多护理方面的书籍学习护理技术,尽可能地让母亲感受到人间至爱。

  人们常说,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如果娶不到贤妻,总是在后面扯胳膊拽腿,丈夫也无心去全力照料父母而行孝膝下,更何况孙修亚还是执着的一位法律工作者,经常要陪当事人外出调查取证,栗梅总是不声不响的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去伺候、护理,生怕老人受到一丁点委屈。

  婆婆去世后,丈夫孙修亚自费编印了600本《中国敬老故事》广泛散发,并用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奔走于中国孝文化的传播。栗梅非但不去阻止,反而在背后默默地予以支持与鼓励,就连丈夫自费捐助贫困大学生、帮助弱势群体开展法律援助等各种公益活动,都有栗梅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

  志愿服务精神在爱心映衬下闪光

  栗梅是一名资深的社区工作者,更是倍受居民喜爱的社区志愿者,“走千家,进万户,嘘寒问暖送服务”就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每天上班前先到社区内转一圈,特别是一些需要救助的特困人群、孤老残弱人士,早早地送上一句祝福,顺手为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整理一下家务,把党的关怀带给每一位需要关注的居民,让他们凄冷的心不再寂寞,并时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社区工作者的关爱。

  栗梅自学了社会心理学,并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为实践对象,陪他们聊天,听取他们的内心诉求与表白,然后再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他们作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重新点燃人生希望。

  志愿精神的真谛是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组织发展更多的人一起去传承这种精神——栗梅充分利用社区委员的身份和多年志愿服务工作积攒的经验,带动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让辖区居民深切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与关怀;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闪动着志愿者的身影。

  在栗梅的影响带动下,涡阳县城关街道王土楼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有声有色,他们发起的“清洁社区、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每周都会如期举行;“便民利民”服务小组利用自身技能开展的修鞋、修车、修伞、理发等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也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了帮助;“科普知识进万家”、“文化惠民社区行”、“帮困服务”“暖冬计划”等各种特色服务让老百姓真切地感觉到志愿服务的真诚、实惠与便捷。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工作的行列,为建设文明和谐涡阳而共同努力。

  有人把青春比喻为一年四季的海:春天,充满阳光和梦想;夏天,涌动雷雨和风暴;秋天,呈露成熟和平静;冬天,变得凝重和包容。栗梅就像这片海一样,在多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散爱心,张扬青春,挥洒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赞歌。